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直属中等专业学校,厅直属单位(学校):
现将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设置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三类。凡申报获准立项的重大课题每项资助10000元、重点课题每项资助5000元、一般课题每项资助3000元。
二、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的基本要求:从河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基础研究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努力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促进学科建设;应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追求实效性,力求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发研究要注重社会效益和使用价值。
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承担单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在以往的课题研究管理中认真负责,信用良好。
四、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副处级以上(含副处级)行政职务。不具备应有专业技术职称或职务的,高等学校或省辖市以上教育研究部门须有两名正高级职称、中专中小学幼儿园须有两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二)申报人1人只能申报1项课题。往年承担教育部、省教科规划课题未结项者,不能申报今年的课题。
(三)凡申报重大课题者,必须主持并完成过省教科规划重点课题;申报重点课题者必须主持并完成过省教科规划一般、实验课题,或者完成过同级别的其它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省教育科学一般课题,应主持并完成过省辖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或高校校级课题。
五、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课题承担单位要履行承诺,保证信誉。获准立项的课题主持人在课题研究期间要遵守各项规定,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实行课题结项鉴定制度,鉴定结果予以公布。课题研究、结项鉴定有不良信誉记录者,课题主持人3年内不得申报规划课题。
六、申报人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严肃性、科学性,避免低水平重复和人力财力的浪费,所有申报课题的论证材料必须进行查新。查新由河南省教育科研查新工作站办理。查新费用由申报人单位承担。
七、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负责辖区内的申报成果审核、汇总及报送;各高等学校、省属中专,厅直各单位(学校)的申报成果,由单位审核、汇总后直接报送。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教科规划办”)不受理个人申报。
申报受理时间:2014年3月3日--14日(各省辖市3日、4日,省直管县(市)5日、6日;各本科高校7日、10日;高等专科学校、省属中专11日、12日;厅直属单位及学校13日、14日),逾期不予受理。
八、报送材料要求:
(一)《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见附件1)纸质文本一式2份,其中《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单独装订,一式2份。
(二)《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由报送单位汇总填写,纸质文本1份(即使申报一个课题也要填报此表)。
(三)报送单位将纸质文本与相应的电子稿汇总编序后统一报送省教科规划办。联系人:王连照,联系电话:0371—65838010,邮箱: hnsjkcg@163.com,地址:郑州市纬五路12号供销大厦816室,邮编:450003。
九、本通知及所附表格将同时在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haedu.gov.cn)和河南教育科研网(http://www.hnedur.com)上发布,供申报者下载及填写。
十、本年度立项课题需在1-3年内完成。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算起,延期或课题组人员调整需经省教科规划办批准。
附件: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
2.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汇总表
2013年12月31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3年12月31日印发
附件1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课题主持人
主持人单位
填表日期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12月印制
填 表 说 明
一、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封面左上方“编号”栏不填。封面请勿用塑料封皮。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
二、“课题类别”选择填写“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其中一种;每项课题主持人仅限一名,课题组成员最多不得超过五人。
三、本表及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填写一式2份。每份单独装订。
四、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71-65838010
电子信箱:hnsjkcg@163.com
地 址:郑州市纬五路12号供销大厦(纬五路与政七街交叉口)816室 邮政编码:450003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
|
关键词 |
|
主持人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术职务 |
|
研究专长 |
|
最后学历 |
|
最后学位 |
|
|
工作单位 |
|
电子信箱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区号) (单位) (手机)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学位 |
工 作 单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计完成 时 间 |
|
经费拨付 |
申请资助经费(万元) |
|
单位配套经费数额(万元) |
|
收款单位(全称) |
|
开 户 行(全称) |
|
账 号 |
|
财务负责人签名 (加盖财务章) |
|
办公电话 手机 |
|
|
|
|
|
|
|
|
|
|
|
|
|
|
|
二、主持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主持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主持的与本课题有关的课题
主持人 |
课 题 名 称 |
课题类别 |
批准时间 |
批准单位 |
完成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课题如已结题,请提供课题结题相关证书、证明复印件)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
|
注:本栏可加页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
|
注:本栏可加页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
|
|
|
|
|
|
|
|
|
|
|
|
|
|
七、推荐人意见
不具备申报资格的申请人,须由专家推荐。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主持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等。 |
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 |
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 |
八、主持人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主持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九、报送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单位承担。保证课题申报的真实性,认可课题申报人及其所在单位的申报资格,同意上报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十、专家评审意见
十一、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意见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编号由省教科规划办填写。活页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
课题名称: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
|
注:本栏可加页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
|
注:本栏可加页
报送单位(签章): 负责人: 手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