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总结简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改革成果和实践效果;成果水平和实际推广应用价值等,不超过1500字)
1.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重点:
构建一套“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级管理、四维监控”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之符合新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实际,可操作性强,并对教学质量有持续提高作用,形成探索校内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机制。
研究的难点:
(1)针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全面梳理和充分挖掘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即一级观测指标和二级观测指标及主要监控点)。
(2)各级观测指标的质量标准的确立。
(3)组织机构、执行机构、监控机构职责的划分。
(4)学校质量保障工作流程的建立。
(5)院(部)二级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2.任务完成情况
2013.3---2013.8 在学校原有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文献检索、学习考察、全校动员(强调人事、科研、图书、设备、招生就业等条件支持与保障部门的参与)。
2013.9---2013.12成立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召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讨会,构建校院二级质量保障体系,完成校级质量保障体系子系统的重新构建。
2014.1---2014.8完成质量保障体系纲要文件(从5个方面建立19个一级指标和46个二级指标)。完成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建设并开展评估。
2014.9---2014.12 完成校内质量保障项目质量标准一览表,构建了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展实习基地评估。
2015.1---2015.6完成教学质量保障项目执行和监控一览表。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反馈与改进机制,建立实行领导督教、专家导教、同行论教、学生评教四位一体的监控体系,并开展校级教学督导员培训工作。
2015.7---2015.9 完成项目研究报告和相关项目资料整理。并完成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并开展专业评估。2-3年完成一个循环的校内自我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实习实训基地评估、本科教学综合评估)
3.主要改革成果和实践效果
主要改革成果
(1)整合完善了我校原有质量保障体系,把原来的七个子系统整合为五个子系统,强化了“信息收集和反馈” 子系统的作用,使其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及国家、社会、学生是否满意纳入了质量保障体系,成立了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使“教学运行线”和“教学评价监控线”两条线同时独立运行,实现了管评办的分离,为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制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纲要文件,明确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建立了一级观测项目和二级观测项目。更加强调了教学过程管理,强调了条件保障(如师资、网络、图书等)的作用。
(3)明确了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机构。即明确了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以及各自的职责,确保质量目标贯彻实施。
(4)完成了校内质量保障项目质量标准一览表。明确了各级观测观测项目的质量标准。
(5)完成教学质量保障项目执行和监控一览表。项目执行“质量标准”的责任人、执行人及其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内容。明确了监控体系及其主要监控内容和监控单位。
(6)构建了教学院(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实践效果
(1)完善规章制度,实现了管评办的分离
为了实现以教学为中心,管评办的彻底分离,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使“教学运行线”和“教学评价监控线”两条线同时独立运行,为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对教学管理起到了有力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2)开展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综合评估
2014.4--6制定了实验室评估整改方案和指标体系,对全校58个综合实验(实训)室进行了全面评估,本次评估不设等级,以查找问题并限期整改为主,通过评估,有力的促进了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督促了实验室开放,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提高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健全了实验室规章制度并实行规范管理。
(3)开展了实习基地综合评估
2015.10--12我校制定了实习基地评估方案,对全校的122个实习基地进行了评估,检查了实习基地的材料、实习计划安排、工作总结、学生实习报告等,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和实习基地有关人员座谈会,及时召开了评估反馈会,落实了各学院实习基地的整改方案和措施。有力的推动了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4)加强教学督导,开展四位一体的常态监控模式
召开校级督导员培训会。构建了由校、院两级督导专家组、教学质量管理员、学生信息员构成的“四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队伍,构成了校院两级、专兼职结合、职责明确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
(5)认真填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撰写教学年度质量报告
学校每年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数据库填报工作组,多次召开数据库填报工作培训会,认真完成本科状态数据库填报工作,通过采集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形成分析报告,与往年相比,哪些方面有所提高,哪些方面尚待改进,从而及时掌握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运行状况;通过撰写校、院两级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分析问题,查找不足,积极整改,保障和提高了教学质量。
(6)安阳工学院使用该体系一年来的效果证明,该体系科学、严谨、先进、实用。
4.成果水平和实际推广价值
该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成果资料齐备,达到结项鉴定要求,对新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中有推广价值和参考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