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的协调统一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定位。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自身的国际定位,即以自身发展为立足点,维护和弘扬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基于中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选项;以“平视”取向,促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分析论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定位的基础上,揭示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共同价值与民族性;选项;平视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与任务,即合理地协调好扩大开放与自主自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应该坚持开放与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往;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自主自立,始终牢牢地把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对此,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的著作《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从政治文化上看,中国未来面临的中心问题是,怎样做到一方面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个性,一方面充分吸收西方文明所能提供的最佳养分”。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面向世界,持续开放发展的过程中,从三个方面把握自身的国际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一、以自身发展为立足点,维护和弘扬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
中国的教育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当然要维护和弘扬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这些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就是全人类教育的共有价值。但这样一种维护和弘扬,与各个国家和民族坚持与发展自身的民族性或者文化个性是一致的。因为,“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同时,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言,恰恰是要通过我们自身的自主发展,特别是本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实践与文化传统,进而对全人类教育的共同内涵进行独特的认识、理解与诠释,进而不断认识和发现这样一种共有的价值在中国的特色和具体含义,并且丰富与发展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历史经验表明,“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实上,“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这个观点是非常准确的,而且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所以说,我们倡导和弘扬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性。恰恰相反,我们正是要通过自身的发展,特别是通过我们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实践,才能够更好地丰富与拓展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为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贡献中国的经验与理解。实际上,哪个国家不想去培养能够服务自己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样,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这样,其他任何制度的国家都是一样,可以说概莫能外。如果说有哪个国家不想培养忠诚于自己国家,认同自己文化的公民与人才,那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的天方夜谭!一个国家只有把自己的教育办好,能够为自己国家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别的国家就自然会去学习和吸收你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某个国际性的银行曾经给中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些贷款,为这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有些人就认为,这个国际银行不应该再给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贷款了……;然而,在这个银行的某些官员看来,对中国教育的贷款项目,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支持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而且还在于为世界其他获得这个银行贷款项目的国家地区与机构的教育发展提供一种成功的经验与参考。在他们看来,如果这样的贷款项目在中国某些贫困地区取得了成功,那么这样的成功对于这个银行在其他国家的贷款项目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对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是具有参考意义的。并且我们自身的教育做好了,就是对全人类教育的贡献。另外的一个案例是,某个地区性的金融机构曾经支持和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包括大学生就业的项目研究。他们看到中国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后,就邀请中国的学者去这个地区性金融机构的总部去开会交流,介绍中国在支持与引导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经验,给他们其他的项目国家和教育机构作参考。2022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主办了一个清华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当时,我在以“价值观:学以成人的关键”为题的第一个演讲中,就介绍了中国的教育思想理念以及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中重视价值塑造的实践经验,得到与会的国内外学者非常广泛的共鸣与热烈的讨论。所以,中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民族性和个性,而恰恰是要以我们的民族性和个性为基础,以我们自身的自主自立自强为依托和出发点,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才能够为全球教育发展作出中国的贡献,更好地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二、以中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选项
我想在这里谈谈自己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中国高等教育要走向世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教育强国,其目的并不是要去取代其他国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唯一的中心,而是努力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选项与新的路径。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与国际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位。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看,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的确发生过从意大利到法国,再到德国,继而到美国的这种转移,我们也有一些学者怀抱着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自豪感和热爱,希望在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转移到中国。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愿望。但是,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全球教育治理格局的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化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强国的建设,并不是想要去取代其他国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唯一的中心。而只是希望通过我们自己在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的教育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选项或路径选择,在世界上形成一种教育现代化的多元格局,促进国际高等教育治理格局的优化。不同国家与民族在实现自身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某些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也可以选择中国的经验,或者其他的经验。由此恰恰能够形成一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多样化格局。如果非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非常容易造成某些国家通过垄断性的标准或资源,在教育这种全球公共事务或产品上进行不公正的“寻租”。这对于世界各个国家教育的公平发展是不合理的。世界需要一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多样化格局与多样化的道路,这才是合理的全球教育治理格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要为中华民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还应该努力以成功的经验,为不同国家的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多的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定位。世界文化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同样,全球教育治理格局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与途径,由此才真正能够促进不同国家教育的相互借鉴与交流。过去我在学校分管外事工作时,常常需要到其他国家的大学与国际组织参加各种国际交流的活动,并且向听众介绍清华大学的办学情况,包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进展。当时,为了让国外的同行与专家们认识与了解清华大学,我经常是根据国际上具有可比性的各种指标,包括教师队伍的水平、学生生源的质量、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科研的经费与成果、重大获奖等,介绍清华的相关数据。然而,在介绍这些所谓的可比性指标时,我发现,台下的人都并不给我面子,有的聊天,有的在看手机……,似乎对我说的不太感兴趣。对此,我一直不得其解。因为,实事求是地说,与世界某些著名大学相比较,清华办学的可比性数据也是非常漂亮的。但为什么就不能得到听众的关注呢?我决定要另辟蹊径,改变这种现象。有一次在东京大学的清华周,我就换了一个思路。我没有去讲那些所谓的可比性指标与数据,而是讲述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括其中的各种故事,在中国传统经典《易经》中的含义,以及这个校训与清华大学的学风校风之间的联系,如何浸润在清华文化、办学理念与教育教学中,等等。我惊喜地发现,当我这样介绍清华时,大家的眼睛全盯着我看了,都很专注。这恰恰说明在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中,人们所需要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可比性指标,而更多的是能够体现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办学规律的独特经验与个性化的诠释。世界文化是多样化的,世界高等教育的格局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有不同的目标内涵、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及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不能是单一的,或者是单极化的。所以,中国高等教育在面向世界时,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去介绍我们自身的成功经验与理论思考,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应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回应全球教育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去介绍我们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由此为世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为其他国家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选项,进而不断丰富与优化全球高等教育的治理格局。
三、以“平视”取向,促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态势是“向上看”,即努力地向发达国家与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包括模仿与沿用他们的发展模式、评价指标,甚至是各种制度、规范与概念,等等。作为一个后发的教育现代化国家,这样一个阶段与态势是必要的。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制度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校园建设的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国外某些一流大学。在某些方面与领域,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在从过去的跟跑,经过一段时间的并跑,逐渐进入了领跑的位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明确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而这种平视的态度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定位。“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这种平视至少可以有两个取向。首先是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平视取向,即以一种更加平等的态度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交流合作。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有这种自信,虽然我们仍然应该以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但的确没有必要还用某种“交作业”的方式仰视某些世界一流大学了。君不见,在如今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往中,在国际高等教育的各种场合上,中国的大学以及学者的发言与声音已经得到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尊重和认可。在清华大学的国际合作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21世纪初,清华大学在与欧洲某国的一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学生交换中,清华大学申请去该大学的学生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对方来清华大学的学生;而在十几年以后,对方来清华大学学习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双方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次,这种“平视”还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努力加强和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和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是新发展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取向。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在40多年的实践中,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逐渐有了更多的认识,也积累了很多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经验。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更加主动地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包括“一带一路”各个国家的大学同行,分享这些认识与经验,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分享与交流恰恰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世界高等教育的一种责任与贡献。当然,这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种内在品质与传统,即以一种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态度开展广泛与平等的交流。早在21世纪初,清华大学就非常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进行交流,学校领导带队,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与院系的领导与教授共同参与,主动前往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等等,得到了这些国家的欢迎与支持。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清华大学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生项目,专门培养能够推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以促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的专门人才。
如何合理地面对与协调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性与全球化之间的张力,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所有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对于一大批后发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国家而言,在他们从学习别人,以其他现代化国家高等教育为参照的阶段,逐渐转变为以自身为根据,自主自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种矛盾与冲突,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和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高等教育在走向世界和国际化中的定位,包括在国际化中一些创新性探索和成功实践,对于正在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来说,也可以是一种值得分享与参考的经验。当然,我们自己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但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在这个方面和领域,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弘扬全球教育的共同价值,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维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