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办公系统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下载中心>>正文
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方案(试行)
2016-11-10 10:15  

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方案(试行)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和落脚点。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课程建设,促进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稳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培养理论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团队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以建立健全本科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为手段,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估对象

在我校各本科专业连续开设三轮及三轮以上的课程。

三、评估原则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效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四、评估等级

课程评估的结果分为优秀课程、合格课程和整改课程三个等级。

凡课程确定为整改课程,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课程整改方案,并在一年内整改合格。若整改后仍未合格的,学校将对该课程所属专业建设加以限制。

课程评估为优秀课程才能申报精品课程。学校的精品课程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评价标准进行评审。

五、评估程序

1.课程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自评自查,并向所属教研室提交填写《安阳工学院课程评估信息表》(见附件2)、自评报告等有关档案材料。

2.教研室根据课程档案材料及平时教学情况,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改进建议,拟定课程建设质量等级并报所在教学院部。专业课程由设课专业的教研室负责,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由任课教师所属教研室负责。

3.教学院(部)成立由院(部)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课程评估工作组,评估组要严格按照《安阳工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与建设标准》对每门参评课程进行评估和审核,给出评估结论和审定课程建设质量等级,并填写《安阳工学院课程评估结果汇总表》(见附件3)。课程评估信息表、评估结果汇总表、评估总结报告以及相应课程自评报告的纸质和电子文档须报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备案。

4.学校设立课程评估工作组,由教评办、校级督导组及有关专家组成。负责指导、督促、检查院部的课程评估自评工作,并依据《安阳工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与建设标准》对各院(部)评出的优秀课程和合格课程进行随机抽检,抽检结果由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反馈院(部)并存档备案。对于抽检结论与院(部)对该课程的评估结论不符的课程,院(部)对该课程的评估结论无效,该课程以抽检结论为最终评估结论。

六、本方案连同附件由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

1.《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与建设标准(试行)》。

2.《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信息表》

3.《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结果汇总表》

 

 

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

20164


附件1

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5个)

二级指标(14个)

观测点(30个)

1.课程团队

1.1数量与结构

数量

 

结构

 

1.2教师水平*

教师资格

 

教师风范

 

学术水平

 

2.教学条件

2.1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及相关资料

 

2.2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

 

2.3实践教学条件

实验条件

 

实习实训条件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1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执行效果

 

3.2教学内容*

课程资源提炼整合水平

 

教学内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学理饱满度与活力

 

3.3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互动

 

课前课后的效率

 

4.课程管理与改革

4.1课程管理*

日常管理

 

考试管理

 

4.2实践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

 

课程设计

 

教学实习

 

4.3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学研究与改革

 

5.教学质量与效果

5.1课堂教学*

教案

 

课堂教学

学习效果

5.2作业与辅导

作业与辅导

 

5.3质量监控*

学生评教

 

专家评教

 

6.课程特色

 

 

注:本指标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14二级指标和30测点,外加1课程特色,其中带“*”的为重要二级指标,共8重要二级指标。


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与建设标准(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观测点

权重

等级标准     

评价等级

A

C

1.课程团队

1.1数量与结构

数量

0.4

团队成员不少于5人(含专职实验教师),且至少3人近三年主讲过本课程。

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含专职实验教师),且至少1人近三年主讲过本课程。

 

 

结构

0.6

1、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团队职称结构合理,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85%

2、团队学历结构合理,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90%

3、团队年龄结构合理,形成老中青梯队。

4、双师型教师比例≥50%(仅针对专业课教师)

1、课程负责人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团队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60%

2、团队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70%

3、团队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4、双师型教师比例≥30%(仅针对专业课教师)

 

1.2教师水平*

教师资格

0.3

1、团队教师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的比例达到100%(须含课程负责人);

2、青年教师全部通过岗前培训。

1、团队教师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的比例≥80%(须含课程负责人);

2、青年教师80%以上通过岗前培训。

 

 

教师风范

0.3

1、团队教师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近三年无教学事故;

2、团队教师近三年至少3人次获得过校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竞赛、优秀教师、文明教师等教学奖励或年终考核优秀。

1、团队教师近三年无教学事故;

2、团队教师近三年至少1人次获得过校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竞赛、优秀教师、文明教师等教学奖励或年终考核优秀。

 

学术水平

0.4

1、近三年平均每位教师以第一、二作者名义文科专业限第一作者发表或出版论文(专著)≥3篇。或者近三年本专业论文被EISCIISTPSSCI索引,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1篇;

2、近三年有一项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或两项校企合作的横向项目;

3、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单科或综合类专业业务竞赛获省级三等奖以上,或获省级以上的优秀指导教师奖一次及以上。

123中有一项达到或两项有欠缺。

 

2.教学条件

2.1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及相关资料

1

1、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教材、国家或省部级规划教材、国家或省部级精品教材、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2、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适合教学使用,学生反映好;

3、主编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或自编正式出版并获得省级以上奖的教材;

4、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1、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

2、教材基本适合教学使用,学生反映较好;

3、自编较高水平的教材、教参和辅导教材。

 

 

2.2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

1

1、网络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课件、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材料、习题、参考文献等建设完备,并能经常保持更新;具备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选编、制作了系列软件资源。

2、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学生反映良好。

1、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

2、能基本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

 

 

2.3实践教学条件

实验条件

0.7

1、有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设备完好率≥95%

2、实验仪器设备功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开设的基本实验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

3、实验设备管理规范,账、卡、物相符率达到100%

123中有一项达不到或两项有欠缺。

 

 

实习实训条件

0.3

有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和条件,校外基地有协议或挂牌。

有基本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和条件。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1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0.4

1课程大纲明确本门课程承担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毕业要求,如何落实及如何考核和评价达成这些毕业要求;

2很好地反映教材的核心价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知识点很清晰。

1、课程大纲明确本门课程承担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毕业要求

2、基本反映课程内容体系,有较好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能表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知识点基本明确。

 

 

执行效果

0.6

1大纲与教学计划一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安排合理,与相关课程衔接得当格式规范,及时修订;

2课程各实践环节大纲(实验大纲、实习大纲、课程设计大纲等)与课程大纲紧密配合,形成体系,格式规范,同步修订。

1、大纲与教学计划一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安排基本合理,与相关课程有衔接,格式基本规范;

2、课程各实践环节大纲(实验大纲、实习大纲、课程设计大纲等)与课程大纲有配合,格式基本规范。

 

3.2教学内容*

课程资源提炼整合水平

0.3

课程教学内容提炼整合博采众长、精炼简洁,主干知识突出,结构合理,有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效果明显。

课程教学内容提炼整合有一定视野、简明但不够精炼,主干知识线索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

 

 

教学内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0.3

教学内容鲜明呈现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呼应关系,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注重操作层面的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勉强可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呼应关系,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的意识淡薄,不太关注操作层面的能力培养。

 

学理饱满度与活力

0.4

讲授概念、公式、原理等理论知识能厘清来龙去脉、讲清论证思路、理清关联关系,给出鲜活丰富恰当的案例、现象、问题(含例题)以表现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深度与概括力量,并让学生看见知识的新发展、新应用与产生的新问题。

讲授概念、公式、原理等理论知识能基本讲清论证思路,给出了案例、现象、问题(含例题)来表现理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概括功能。

 

3.3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0.2

有意识避免简单的灌输式教学,以富于张力的内容,灵活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认知潜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很好地达到让学生开启悟性,发散思维,加深领会的教学目的。

避免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能以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认知潜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索答案,基本达到让学生开启悟性,发散思维,加深领会的教学目的。

 

 

教学手段

0.3

分析现象、问题、例题、案例的过程能生动而深刻地显示其中的规律、原理、思路。或者说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规律、原理、思路通过生动精采的现象、问题、例题、案例分析来实现。

分析现象、问题、例题、案例勉强能揭示规律、原理、思路。或者说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规律、原理、思路通过现象、问题、例题、案例分勉强能部分实现。

 

教学互动

0.3

教学互动--讨论包涵较好的学理内涵,生动自然而富于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激发思维,产生指向现实的关联想象。

教学互动--讨论包涵一定的学理内涵,启发性一般,对学生理解问题与产生联想有一定作用。

 

课前课后的效率

0.2

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与指导很好地延伸到学生课前温故知新与课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教学效率明显。

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与指导未涉及学生课前温故知新与课后举一反三,但教学内容讲授清晰准确,有一定质量。

 

4.课程管理与改革

4.1课程管理*

日常管理

0.7

1、课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出,课程变更或调整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2、课程教案、教师日志、教学计划进度表、课程考核依据、各类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等)或大作业等课程教学档案资料规范、齐全,相互对应;

3、坚持团队成员内经常性相互听课,听课记录规范、齐全;

4、定期开展课程教研活动,有详细完整的活动记录,活动对本课程教学的促进或改进作用明显。

1、课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出,课程变更或调整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2、课程教案、教师日志、教学计划进度表、课程考核依据、各类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等)或大作业等课程教学档案资料齐全;

3、团队成员内相互听课且有记录;

4、开展过课程教研活动且有活动记录。

 

 

考试管理

0.3

1、建成有课程试题库或试卷库且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试题库或试卷库满足课程考试需要,试卷内容与考试大纲完美匹配,很好地体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严格执行学校试卷审批和集体评卷制度,课程考核资料规范、完整、齐全。

3、近三年试卷重复率<10%AB卷重复率<10%

1、建成有课程试题库或试卷库,试题库或试卷库满基本足课程考试需要;试卷内容与考试大纲基本匹配,能体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执行学校试卷审批和集体评卷制度,课程考核资料基本规范;

3、近三年试卷重复率<20%AB卷重复率<15%

 

4.2实践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

0.5

1、严格按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规定开出实验项目,开出率100%,开出效果好,达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2、实验过程规范,实验报告认真及时批改,实验成绩评定科学严格;

3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存档资料齐全;

4有科学严密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和措施,计划逐步实现实验室开放。

1、按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规定开出实验项目,开出率≥90%,开出效果基本达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2、实验过程基本规范,实验报告批改及时,有实验成绩;

3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有相应存档资料;

4有实验室开放设想和计划。

 

 

课程设计

0.2

1、有课程设计大纲、指导书,每次设计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选题和指导教师指导很好的满足课程设计需要;

2、严格按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大纲和课程设计工作计划开展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过程管理规范,课程设计报告和相应教学资料齐全;

3、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科学严格,成绩分布合理,课程设计效果好,学生满意。

1、有课程设计大纲、指导书,每次设计有工作计划安排和工作总结;

2、基本按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大纲和课程设计工作计划开展课程设计,有课程设计报告和相应教学资料;

3、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基本科学,成绩分布基本合理,课程设计有效果。

 

教学实习

0.3

1、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类教学实习有大纲、指导书,每次实习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严格按教学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工作计划开展实习,实习过程管理规范,实习报告和相应教学资料齐全;

3、实习成绩评定科学严格,成绩分布合理,实习效果好,学生收获大,学生满意。

1、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类教学实习有大纲、指导书,每次实习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基本按教学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工作计划开展实习,有实习报告和相应教学资料;

3、实习成绩评定基本科学,成绩分布基本合理,实习有效果。

 

4.3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学研究与改革

1.0

1、近两届至少1项与本课程有关的校级及以上教研立项项目或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获奖教学成果;

2、近三年至少1篇正式刊物上发表的与本课程有关的教研论文;

3、近三年主编或参编至少1部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或著作。

4、积极推进课程考试改革,改革方案科学、可行,改革效果明显。

1234满足一项。

 

 

5.教学质量与效果

5.1课堂教学*

教案

0.3

教案要素完备,在教案检查或PPT制作竞赛评为优秀或获奖,规范美观,内容与教学大纲能很好匹配,具有简洁、新颖、主干突出、实用的特点。

教案要素不够完备,基本能反应教学大纲的知识点,逻辑关联不够清楚。

 

 

课堂教学

0.4

1、严格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授课;

2、主讲教师普通话授课,语言流畅,节奏适中,教态大方,教学进程紧凑有序完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恰当,板书规范,讲课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课状态好,无人睡觉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3、学生到课率≥95%

1、基本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授课;

2、主讲教师普通话授课,教学进程基本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恰当,课堂秩序和气氛良好,大部分学生认真听课;

3、学生到课率≥80%

 

学习效果

0.3

1、近三年学生课程考试成绩分布合理,符合正态分布;

2、为后续课程打下很好基础,后续课程反映良好。

近三年学生课程考试成绩分布基本合理。

 

5.2作业与辅导

作业与辅导

1.0

1、作业布置恰当,作业收交及时,学生完成情况好,作业质量高,教师批改及时、认真,学生作业收交和作业质量情况有记录;

2、教师课后定期辅导、答疑、指导或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经常性互动交流,学生参与踊跃,反映良好;

3、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训练或研究性学习或实践创新活动,有效果。

1、作业布置基本恰当,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教师有批改,学生作业收交和作业质量情况有记录;

2、教师课后对学生有辅导、答疑、指导或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5.3质量监控*

学生评教

0.5

团队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在本部门排名前1/3

团队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在本部门排名居中。

 

 

专家评教

0.5

团队教师的校督导组评教成绩在本部门排名前1/3

团队教师的校督导组评教成绩在本部门排名居中。

 

6.课程特色

下列情况属课程特色项目:

1.       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教改成果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省级教改项目立项;

2.       本课程为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3.       近三年有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家一级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教研论文;

4.       近三年本课程团队成员参加编写并出版本课程教材,已被兄弟院校采用,且使用效果好;

5.       本课程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软件或教学录相或教学资源在我校应用且应用效果好,在兄弟院校已经推广使用;

6.       本课程已实施双语教学;

7.       与本课程直接相关的省级及以上学生竞赛获得奖励;

8.       经专家认定,本课程已形成富有成效、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评估方法与评估结论说明:

1、本体系给出了各二级指标观测点AC两个等级标准,评估时针对每个观测点按标准确定达到ABCD中哪个等级,介于AC之间为B级,不足C的为D级;A的观测点的权重之和为X1,得B的观测点的权重之和为X2,得C的观测点的权重之和为X3,得D的观测点的权重之和为X4,再将X1X4代入二级指标质量评定公式:S=100X1+80X2+60X3+30X4,计算出二级指标的质量等级分数S,每项二级指标的质量等级评定原则如下:

二级指标 评级

A

B

C

D

二级指标 得分

S>85

85≥S≥77

76≥S≥60

S<60

2、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本身特征,决定课程应参评哪些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相应观测点,不相关的观测点相应的权重按比例分摊到参评的观测点;

3、评估结论分优秀课程合格课程整改课程三级,按以下标准确定:

优秀课程:经评估,达到AB级的二级指标之和占参评二级指标总数的80%及其以上(其中达到A级的重要二级指标数不小于参评重要二级指标总数的80%)且无D级二级指标并有特色项目的课程,可确定为优秀课程

合格课程:经评估,参评二级指标中评为D级的指标数不大于3(其中重要二级指标D≤1)的课程,可确定为合格课程

整改课程:经评估,参评二级指标中评为D级的指标数大于等于3(其中重要二级指标D≥1)的课程,可确定为整改课程


本科课程评估考评表

课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观测点

权重

达成情况说明

问题及关注项

结论

1.课程团队

1.1数量与结构

数量

0.4

 

 

 

 

结构

0.6

 

 

 

1.2教师水平*

教师资格

0.3

 

 

 

 

教师风范

0.3

 

 

 

学术水平

0.4

 

 

 

2.教学条件

2.1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及相关资料

1

 

 

 

 

2.2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

1

 

 

 

 

2.3实践教学条件

实验条件

0.7

 

 

 

 

实习实训条件

0.3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1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0.4

 

 

 

 

执行效果

0.6

 

 

 

3.2教学内容*

课程资源提炼整合水平

0.3

 

 

 

 

教学内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0.3

 

 

 

学理饱满度与活力

0.4

 

 

 

3.3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0.2

 

 

 

 

教学手段

0.3

 

 

 

教学互动

0.3

 

 

 

课前课后的效率

0.2

 

 

 

4.课程管理与改革

4.1课程管理*

日常管理

0.7

 

 

 

 

考试管理

0.3

 

 

 

4.2实践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

0.5

 

 

 

 

课程设计

0.2

 

 

 

教学实习

0.3

 

 

 

4.3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学研究与改革

1.0

 

 

 

 

5.教学质量与效果

5.1课堂教学*

教案

0.3

 

 

 

 

课堂教学

0.4

 

 

 

学习效果

0.3

 

 

 

5.2作业与辅导

作业与辅导

1.0

 

 

 

 

5.3质量监控*

学生评教

0.5

 

 

 

 

专家评教

0.5

 

 

 

6.课程特色

 

 

 

 


附件2

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信息表

院(部):                                           填表日期:        

课程名称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限选课    公共任选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拓展课

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所在学期

 

考试/考查课

 

是否专业核心课

 

是否双语课程

 

有无教学大纲

 

是否考试改革课

 

是否用自编教材

 

试题库/试卷库

 

开课对象

 

开课起始时间

 

开课轮次数

 

课程所在教研室

 

课程实践教学

实验

(上机)

计划学时

实开学时

有无大纲

有无指导书

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数

 

 

 

 

 

课程设计

所在学期

计划周数

实开周数

有无大纲

有无指导书

 

 

 

 

 

教学实习

所在学期

计划周数

实开周数

有无大纲

有无指导书

 

 

 

 

 

课程团队信息

课程负责人

 

学历/学位

 

职称

 

是否主讲

 

团队成员姓名

年龄

学历/学位

职称

近三年主讲或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情况

 

 

 

 

 

 

 

 

 

 

 

 

 

 

 

 

 

 

 

 

 

 

 

 

 

评估信息

评估时间

 

参评二级指标数

参评二级指标    个,其中重要指标   

评估结果

A    个,其中重要指标   

B    个,其中重要指标   

 C    个,其中重要指标   

D     个,其中重要指标   

特色项目:

评估结论

 

评估组成员

 

院(部)领导审核意见

 

                                    签字:                 

注:评估结论填优秀课程合格课程整改课程。本表一式两份,教评办和院部各留存一份。


附件3

安阳工学院本科课程评估结果汇总表

   院(部):                                                           填表日期: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开课对象

课程负责人

所在教研室

评估时间

评估结论

备注

 

 

 

 

 

 

 

 

 

 

 

 

 

 

 

 

 

 

 

 

 

 

 

 

 

 

 

 

 

 

 

 

 

 

 

 

 

 

 

 

 

 

 

 

 

 

 

 

 

 

 

 

 

 

 

 

 

 

 

 

 

 

 

 

 

 

 

 

 

 

 

 

 

 

 

 

 

 

 

 

 

 

 

 

 

 

 

 

 

 

 

 

 

 

 

 

 

 

 

 

 

 

 

 

 

 

 

 

 

 

 

 

 

 

 

 

 

 

 

 

 

 

 

 

 

 

 

 

 

 

 

 

 

 

 

院(部)领导审核意见

                                             签字:                      

注:本表一式两份,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和院(部)各留存一份。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20 安阳工学院教学研究与评估办公室    电话:0372-2909697 0372-2909717    邮编:455000